投票哪是比人气啊,是比脸皮和耐力

来源:未知作者:微信投票网 日期:2019-03-19 浏览:
微信投票公司【微信:客服微信【注意:学生请不要加微信,家长除外】【注意:学生请不要加微信,家长除外】【注意:学生请不要加微信,家长除外】】
去年年底的时候,我被提名了某杂志的最佳作者,编辑把投票链接发给我,让我记得给自己拉拉票。
 
我点进链接看了看,提名作者居然有二十位之多,投票时间长达一个月,需要先关注杂志的公众号才有资格投票。
 
我关掉了链接,没有发朋友圈,甚至连家人都没私信一条。
 
作为一个老油条作者,我太了解这种投票了,看似是给作者颁奖,实质是杂志社在吸引粉丝,一旦我开始拉票,那将会是一场漫长的战争,要四处求人,要时刻跟进,哪里是比人气啊,比的是脸皮和耐力,我决定退出这场战争。
 
即便获奖可以得到奖杯和奖品,甚至可以在履历表里多加一小句头衔,但这种纯靠拉票得来的奖,不要也没关系。
 
   
 
我不是一直这么佛系的,我是吃过教训才变理智的。
 
大约四年前,我还在念大学,被提名了某杂志的年度作者,同样是要微信投票,同样是要先关注公众号,当时我什么都没考虑,只觉得被大刊物认可很开心,得奖了会更开心,于是赶紧发朋友圈拉票,家人也在帮我拉票。
 
我的票数一直遥遥领先,感觉这个奖是妥妥地了,后来,第二名的票数渐渐超过了我,我再发朋友圈已经效果甚微,半路放弃又不甘心,我骑虎难下。
 
于是,最讨厌麻烦别人的我,成为了自己最讨厌的人,我开始厚脸皮挨个私信朋友帮忙投票,还发微博求读者帮忙,家人也发起了新一轮拉票攻势。
 
终于,我的票数稳定在第一名,直到投票截止,依旧没人超过我2000多票的战绩,我如愿得到了杂志社寄来的精美证书和沉甸甸奖杯。
 
当时我的微信好友才300人,居然得到了2000多票,不可思议,我以为是我发微博的原因,以为是我散落人间的神仙读者们助我神力。
 
 
 
谁知过年回家的时候,好几个长辈见我第一面就问“那个投票怎么样了?得奖了没?我帮你发了很多微信群呢”。
 
甚至还有一位爸爸的同学,在某高中当老师的伯伯告诉我,他在班上把投票方法写在黑板上,让全班有手机的学生掏出手机,按照步骤给我投票。
 
我感激的同时也羞愧着,这2000多票里,有我父母多少的人情债啊,如果我是被老师带领着投票的高中生,我该多嫌弃这个作者啊,不过是个虚名的头衔罢了,简直成为了一场麻烦别人的闹剧。
 
如果可以穿越时空,可以回到拉票前的那天,我真的一票都不要,可是没有后悔药啊,我用2000多份人情,换来一个闲置在柜子里的奖杯和一次不要消耗别人的教训。
 
这次之后,我再没参加任何需要投票的评选。
 
因为体会过四处求人的感觉,所以只要熟人找我投票,我都会帮忙,但我内心是排斥的,我排斥一切需要拉票产生的奖项,包括我得到那个。
 
 
 
几个月前,和我一起在澳洲打工度假的好朋友sudy也经历了和我一样的事情,某个旅行机构的投票,第一名可以得到南澳旅行的免费机会,提供的机票只限澳洲本国起飞。
 
不仅她自己天天朋友圈求人,微信私发求人,她的父母也在四处求人,甚至她男朋友的父母都在帮她求人。
 
得知男友父母的拼命拉票后她感动又尴尬,她连男方的家长都没见过啊,一个还没见面的未来儿媳妇就已经开始在麻烦人了,会不会显得自己很不懂事,很不省心。
 
虽然她最终如愿得到了这个旅行机会,但她说早知如此,宁愿自己买机票去旅行,因为她为这趟“免费旅行”付出的时间心血和人情,远远超过了这趟旅行的价值。
 
许多看似免费的东西,其实是最贵的。
 
 
 
朋友圈里隔三差五出现的童星投票、小画家投票、最佳员工投票,哪个不是背负着重重的人情债啊,不然,谁家孩子的一幅幼稚作品能得到几百人叫好,哪个员工的一句简单宣言能得到上千人支持。
 
真正有价值的奖项,从来不是靠熟人拉票得来的,拉票产生的冠军,也未必实至名归,觉得孩子画的好就直接发奖状,觉得员工表现优秀请直接给他打钱,少点套路。
 
即便是投票评选,也应该是相关人员参与,最佳作者由编辑们投票,优秀学生由老师们决定,否则,这样的投票是无意义的。
 
大学时做问卷调查作业,老师会强调,大学生的调查不要发给父母填,湖南省的调查也不要让其他省份的填,虽然凑了人数,但无效数据还不如没有数据。
 
同样,没看过这本杂志的人投出来的最佳作者,不在这个公司上班的人投出来的优秀员工,都是无意义的。
 
不要去做无意义的事情,尤其是拉票,除非你不在乎时间,不在乎丢脸,也不在乎亲朋好友。
 
既然这些都不在乎了,还在乎那个奖做什么呢。
0
投票网
电话
短信
联系